醫學新發現 病毒也會生病



2008年08月08日蘋果日報


【李寧怡╱綜合外電報導】


法國科學家前天在英國《自然》(Nature)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即使是病毒本身也會遭到其他病毒感染而生病。


這項前所未見的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病毒何以演化得如此迅速,甚至幫助科學家找出對抗病毒傳染的方法。




搶掠基因加速演化
由法國地中海大學科學家哈烏(Didier Raoult)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第一種導致其他病毒受感染的「衛星病毒」,將它以全球第一枚人造衛星「史波尼克」(Sputnik)命名。科學家發現,史波尼克病毒會感染另一種巨型病毒mamavirus,「綁架」它的複製機制,阻止它在宿主阿米巴變形蟲內擴散。



研究團隊將史波尼克病毒列為第一種「噬病毒體」,因為它與科學界已知的「噬菌體」(造成細菌感染的病毒)相似,未來可能有助研究出對抗巨型病毒的武器。


研究團隊也發現,史波尼克病毒還會從mamavirus及其他病毒中「搶掠」基因,造成自身變異。



這項研究也使「病毒雖無細胞,但仍是活的有機體」此一論點得到支持。


法國病毒學家克拉維希說:「病毒毫無疑問是活的有機體。它也會生病的事實,更說明了它確實是活生生的。」


 



 



病毒也會「生病」 證明是生物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8/08 09:20 【中國時報 閻紀宇/綜合報導】


 病毒到底算不算是「生物」?這個問題生物學界爭議數十年尚無定論,關鍵在於病毒不像一般生物,無法「獨立」進行新陳代謝與繁殖後代。


然而病毒也有基因,也會演化,似乎又具備生物的基本條件。



 主張病毒屬於生物的學者近來軍心大振,因為有一個「大塊頭」出面力挺:法國學者發現一種「大型擬菌病毒」(mamavirus),體型遠大於一般病毒,且居然會「生病」,被一種「噬病毒病毒」(virophage)感染。



 研究論文刊於最新一期的英國《自然》周刊,作者之一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學者克拉維希說:「病毒當然是生物,它會生病的事實更強化了這個信念。」



 克拉維希的同事哈烏在二○○三年研究一種先前被歸類為細菌的生物「Acanthamoeba polyphaga」,發現它屬於病毒,只是體型遠大於同儕,擁有九百多個會調控蛋白質的基因,是先前已知最大病毒的三倍,甚至傲視許多細菌,因此被歸類為「擬菌病毒」(mimivirus)。



 後來哈烏又發現體型更勝一籌的大型擬菌病毒,並連帶找到一種只有廿一個基因的新病毒,兩者關係有如地球與繞地人造衛星,因此後者被暱稱為「史潑尼克」(Sputnik,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


當大型擬菌病毒侵入阿米巴原蟲建立「病毒工廠」,史潑尼克會伺機而動接管工廠,生產自家的基因物質,讓大型擬菌病毒欲振乏力,可視為一種「噬病毒病毒」。



 史潑尼克像寄生蟲一樣,以大型擬菌病毒為宿主,而且有三個基因很可能是攫取自宿主,顯示它能夠在病毒之間橫向傳遞基因,一如「噬菌病毒」傳遞細菌的基因。


哈烏相信巨型病毒與噬病毒病毒普遍存在海洋浮游生物體內,對海洋營養循環相當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