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聯姻 海洋性貧血增7倍
2008年07月17日蘋果日報
【曾雪蒨╱台中報導】中國醫藥大學檢驗醫學部昨指出,近年台灣男性與越南、泰國、柬埔寨異性通婚日增,使台灣地區會造成中重度海洋性貧血的血紅素E基因盛行率,從十年前的萬分之三,躍增到萬分之二十,銳增七倍,提醒衛生單位應將變異性血紅素檢查納入外籍配偶婚前健檢項目,確保未來台灣之子健康。
中國醫大檢驗醫學部研究一九九七至二○○七年間的兩千四百五十四件貧血病例,四十三件有血紅素E基因,其中十九人是越南、泰國、柬埔寨外籍新娘,十例是新台灣之子。此報告近期將於國際血液學醫學期刊《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Laboratory Hematology》刊登。
血紅素E高造血不足
中國醫大檢驗醫學部副主任施木青說,血紅素E是造血不足基因,造血量僅正常造血基因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當它與海洋性貧血基因結合時,會產下中重度海洋性貧血的孩子。
施木青表示,台灣每年約有兩萬對外籍配偶聯姻,可能使中重度海洋性貧血病例增加,衛生單位應注意。
結合性貧血 東南亞通婚後遺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篩檢罹患地中海型貧血的國人血液,有驚人發現。經證實屬地中海型貧血之一的結合性貧血十個病例中,「新台灣之子」就占九例之多,其中媽媽來自越南六人最多,其次柬埔寨兩人、泰國一人。這是台灣人與東南亞通婚後,產生的新遺傳後遺症。
中國附醫檢驗醫學部副主任施木青表示,台灣與東南亞通婚後,導致結合性貧血病例大幅增加,滋生的遺傳問題,值得政府相關單位重視。
問題就出在血紅素E
中國附醫近十年收集二四五四個帶因者血液檢體,篩檢地中海型貧血及變異血紅素,發現四十三個案有血紅素E的問題,屬外籍配偶及新台灣之子共廿九個,以越南十九個最多,其次柬埔寨與泰國各五個;其中有十例產生結合性貧血問題。
台灣自一九九一年推動產前海洋性貧血優生保健篩檢,未包括在東南亞地區特別盛行的變異型血紅素項目,使得原先皆為輕型無貧血症狀的父母親,因通婚生下重症且需終生輸血的結合性貧血孩子。
施木青說,這十個結合性貧血病例,只有一個是正港的台灣人,其餘九個都是新台灣之子,他們因血紅素生成量不足,須定期輸血,問題出在血紅素E。他說,帶有血紅素E的基因,一旦與地中海型貧血基因結合,就可能產生中度到重度的貧血。
東南亞地區帶因率高
以往國內很少碰到這類問題,主要是人種不同。台灣的血紅素E帶因率不到萬分之三,但東南亞地區出奇的高,柬埔寨三二%到六三%、南越三二%、中越六%到四○%,泰國一三%到一七%,鄰近柬埔寨邊界又高到三○%到五○%。
施木青指出,東南亞血紅素E帶因率特別高的主因是,變異血紅素為遺傳因素,偏僻山區族群又鮮少流動,千百年來就近通婚的結果,盛行率自然高;中國大陸鄰近越南、柬埔寨的西南地區情況亦然。
近十年升高五到七倍
台灣居民血紅素E盛行率,近十年來由○.○三%上升為○.一五%到○.二%,升高了五到七倍,明顯是與東南亞通婚的結果。
中國附醫最近收治一名三歲男童,從小臉色蒼白,家裡一直以為是營養不良,但再怎麼補也不見起色,才開始認真求醫。
經初步檢查發現,男童的血紅素組成很特別,一半含有血紅素E,另一半是血紅素F,而國人以血紅素A居多。經過濾家族狀況,才知道母親是來自血紅素E高族群的東南亞,父親是帶有乙型地中海型貧血基因的台灣人。
篩檢才找出主要病因
他說,男童的姊姊只遺傳到母親的血紅素E基因,還不至導致貧血。但男童的兩條染色體中,一條遺傳到母親的血紅素E,另一條遺傳到父親的乙型地中海型貧血基因,產生血紅素F;兩條不正常的染色體結合後,導致血紅素產量不足而發生問題。
施木青說,血紅素E與地中海型貧血造成的結合性貧血,很像地中海型貧血的遺傳方式。如果夫妻都是地中海型貧血帶因者,每一胎都有四分之一機會完全正常;二分之一機會和父母一樣,成為輕型地中海型貧血帶因者;另有四分之一機會因同時遺傳到兩方的異常基因,成為重型地中海型貧血患者,須兩到四周輸血一次。台灣的地中海型貧血帶因率不算高,只有一%到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