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醫:3歲起 應戴太陽眼鏡


保護兒童脆弱雙眼


 銷量增1.5倍


2008年07月14日蘋果日報


家長應幫孩子從小培養眼睛防曬的觀念,例如3歲起就可先讓醫師檢查眼睛健康,再至專業眼鏡行驗配專屬太陽眼鏡。圖片: 1 / 1

隨著溫度逐年升高,紫外線強度也愈來愈高,對眼睛、皮膚的傷害累積更要小心。尤其暑假到了,孩童至戶外玩耍機會也增高,大學眼科驗光師莊民宏表示,今夏父母幫小孩配戴太陽眼鏡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1.5倍,而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更提醒,暑期門診矯治視力的孩童增加2到3成,點用散瞳劑後容易造成光線大量進入眼睛,若無適當保護很容易造成眼痛、眼淚狂流,家長更要注意。報導╱楊琇雯 攝影╱王永村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是長期累積的,短暫會導致角膜發炎,長期可能會影響水晶體、眼底黃斑部,所以從小就應養成保護眼睛的觀念。

蔡景耀主任則說明,因3到6歲是眼睛健康檢查及治療的黃金期,所以3歲開始就可以先帶去給醫師檢查視力等,然後配戴太陽眼鏡;3歲前若出門可用帽子、嬰兒車的遮蓋物遮陽,避免在大太陽底下曝曬太久。

若不得以須在正午出門時,除了要給孩子戴上太陽眼鏡外,最好再加上帽子或是替他撐傘,以免紫外線從鏡框縫隙處跑進眼睛。


體育課避接近正午
雖然現在是暑假,但因台灣地區直到9月開學後都仍有可能處在紫外線過高的情況,所以學校在安排體育課和戶外活動時,雙眼明眼科診所副院長王孟祺建議,應避開接近中午的時間,像是早上第4節或是下午第1、2節,家長在學期初始可先與老師討論可否改成室內活動,或讓小孩做好眼睛防護再至室外上體育課。

而蔡景耀主任認為,夏天的早上8點至下午6點都是紫外線較高量、室外溫度也較高的情況,嬰幼兒等易中暑、易受紫外線傷害的族群應盡量避免出門,若要出門打預防針或從事其他活動,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例如戴上有帽簷的嬰兒帽或是將嬰兒車的遮頂拉下,以免躺在嬰兒車裡的孩子長時間正對著太陽,造成眼睛受傷。





點散瞳劑小心光害
其實眼睛有自我保護機制,也就是當眼睛感覺到痛、不舒服時會自動閉上或將瞳孔縮小,以免接觸更多外來刺激,不過像是正在矯治近視的學童會點用散瞳劑,放大的結果會讓光線進入量更多,所以呂大文醫師建議夏天時可選用短效散瞳劑,藥效大約持續4到6小時,且藥效還沒過的時候,盡量不要長時間曝曬在太陽下。

若必須出門,最好戴上太陽眼鏡以及有帽簷的帽子、撐傘。蔡景耀主任則建議,短效散瞳劑只適合輕度近視約100到200度的小朋友,度數較深的小朋友夏天時可與醫師討論長效與短效散瞳劑的搭配使用。












3歲以下小朋友外出可戴帽子,拉下嬰兒車遮頂。資料照片


放大圖片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腎臟科醫師楊豐榮帶女兒赴港遊玩,因小朋友眼睛痛而配一付兒童專用太陽眼鏡。楊豐榮醫師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yichen2000 的頭像
    hoyichen2000

    只要我以為~就不是誤會~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