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69967029781122&set=a.143556689088826.27873.115157341928761&type=1&relevant_count=1

 生理週期第8~14天,也就是月經結束之後的這七天,可是補血的黃金時期喔!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16729

 

補血也有黃金時間 月經結束後7天

資料來源/99健康網】 2013年11月29日 13:30

女人的肌膚是美貌的基礎,愛美一直都是女人的天性,明星般完美的臉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但是我們卻可以改變肌膚,從而彌補其他的缺陷。而肌膚需要氣血的滋養,氣血一旦不暢,女人很快便容顏不在,黯然失色。因此,女人想要面若桃花,就要注重補血養血。

 

女人想要氣色好,就要注重補血養血。
女人想要氣色好,就要注重補血養血。

 

《黃帝內經》中說:「婦女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講的是女人的月經、白帶、懷孕、生娩的四個時期,都在耗失血液,因此體內一直處於血分不足的狀態,所以,一過30歲的女性,肌膚容易開始變得乾燥、粗糙,細紋疊生。針對於此,女性朋友們就要注意血液的養護,做到健康補血。

緊抓黃金時間——經後七天

生理週期第8—14天,就是月經結束之後的七天,這可是補血的黃金時間。這個時候主要以飲食補血為主。推薦多食補血食品,如黃豆、蠶豆、桂圓、紅皮花生等,還有一般顏色深的食物都有補血調血的功效,所以,還可以將小米、黑豆、黑芝麻等熬成粥來喝,在湯裡加入黑木耳、香菇、金針菇,也可用豬血炒西紅柿,既美味又補血。無肉不歡的人可以選擇香菇瘦肉湯、黨參牛肉煲,這些都是補血的黃金搭配。大家在搭配上可以種類廣泛,形色多樣,經常變化品種也提高食慾啊,但是要注意做工要精細,要煮至軟爛,少食多餐,這樣容易消化。

按摩血海穴

《甲乙經》中說:「若血閉不通,逆氣脹,血海主之」。顧名思義,血海為生血聚集之地,範圍巨大入海,因此,多多按摩血海穴促進血氣的生成,還可活血,趕走血液的濁氣,具有很好的保健調理功效。而每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都是體內脾經氣血運行最旺盛的時候,所以,大家可以在這個時候,按摩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我們可以用大拇指指尖按揉穴位,但是要控制好力道,有酸脹感就夠了,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大約3—5分鐘,至少要堅持15天哦。

堅持運動有益造血

有較多空餘時間的女性朋友們,可以每天堅持外出有氧運動半個小時,慢跑、游泳、打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工作忙碌者,可以在工作空暇做做辦公室瑜伽,微微跳動一下都是好的。因為運動可以鍛煉肌肉,打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讓氣血滋養全身,改善皮膚表面的血液供應,肌膚就會自然靚麗;而且運動可以愉悅身心,使得人體陰陽協調良好,促進各種臟腑機理正常運作,脾胃健化後氣血自然充足,面色紅潤;運動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排出汗液,帶走機體毒素。

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現如今失眠已是大多數人的主要毛病,長期熬夜或者睡眠不足,都會耗損大量的氣血,使得肌膚無法正常新陳代謝,角質堆積,日積月累肌膚自然變得粗糙,色素沉澱,形成斑點,因此做到早睡早起,不耗損氣血就是一種補血的方式。充足的睡眠有利於脾胃、肝膽的養護,促進脾胃氣血循環,使得氣血可充分滋養面部,肌膚可變得自然有光澤。

趕緊行動吧,用自然之法,養氣補血,讓肌膚破繭重生,那面若桃花就不只是一場夢了。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41/15029

 

舒經解痛 瑜珈貓背式超強效!

──【經痛out!】專題

月經一來,痛到在地上頻打滾怎麼辦?對付經前症候群,瑜珈老師教你練習貓背式,伸展脊椎與骨盆肌群,活絡子宮、卵巢,舒經解痛;建議經期、經前時,每天都可做5~8次。

 

瑜珈老師陳鈴示範貓背式,能有效舒緩女性經前症候群。(攝影/楊伯康)
瑜珈老師陳鈴示範貓背式,能有效舒緩女性經前症候群。(攝影/楊伯康)

 

知名的體適能專家、瑜珈老師陳鈴提到,有經前症候群的女性,主要是因為子宮、卵巢氣血不暢引起,透過練習瑜珈動作中的貓背式,能伸展脊椎、骨盆的肌群,藉此活化子宮與卵巢的機能,減緩經痛的發生;當經期來時,多加練習也能使經血排出順暢,緩解腰痠背痛。

瑜珈─貓背式

  1. 採四足跪姿:把雙手打開,與肩同寬,手掌落在肩關節的正下方;雙腳打開,與髖關節同寬,膝蓋落在髖關節正下方。

 

四足跪姿時,膝蓋位於髖關節正下方。(攝影/楊伯康)
四足跪姿時,膝蓋位於髖關節正下方。(攝影/楊伯康)

 

 

四足跪姿時,手掌位於肩關節正下方。(攝影/楊伯康)
四足跪姿時,手掌位於肩關節正下方。(攝影/楊伯康)

 

  1. 背部呈直線:接著靠腹部的力量稍微往內縮(約兩公分),才能保持背部自然維持直線。

 

腹部向內微縮,保持背部呈直線。(攝影/楊伯康)
腹部向內微縮,保持背部呈直線。(攝影/楊伯康)

 

  1. 腹部內縮、拱背:吸氣預備,吐氣時把腹部盡量往內縮,背部順勢上揚,頭跟屁股隨著腹部的力量同樣內收,可維持姿勢、搭配憋氣1~2秒,像貓拱背一般的姿勢。

 

吸氣時,腹部用力內縮,呈貓背拱起。(攝影/楊伯康)
吸氣時,腹部用力內縮,呈貓背拱起。(攝影/楊伯康)

 

  1. 揚頭、翹屁股:吸氣預備,吐氣時從上一個姿勢,緩慢地把頭揚起,屁股跟著翹起,腰椎下傾,像貓優雅的站立姿勢,重覆拱背與揚起約5~8次,達到舒緩經痛的效果。

 

吐氣時,腹部用力下沉,屁股、頭部揚起。(攝影/楊伯康)
吐氣時,腹部用力下沉,屁股、頭部揚起。(攝影/楊伯康)

 

  1. 嬰兒式休息:做完以後,可以呈雙腳低跪姿,縮起上半身,靠在大腿上,搭配深而長的呼吸休息。

 

做完5~8次後,可以呈嬰兒式休息。(攝影/楊伯康)
做完5~8次後,可以呈嬰兒式休息。(攝影/楊伯康)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4/13288

有效改善經痛!9種不為人知食材

每個月月經來時都會有經痛,那種說不出口不舒服的感覺,難道只能不斷的忍耐?有人說經痛是因為女性荷爾蒙異常的關係,但其實多半是因為『下半身冰冷』所導致的!會造成下半身冰冷的情況,大多是因為外來的因素。

 

女性生理期來報到,常會遇到肚子痛的困擾,可透過食材來改善。(攝影/黃志文)
女性生理期來報到,常會遇到肚子痛的困擾,可透過食材來改善。(攝影/黃志文)

 

經痛發生時,先穿上束腹、襪子、毛線褲來直接保暖是最有效的。但也有可能是女性體內特有的原因而造成經痛,想要改善經痛有許多方法可以嘗試。其中之一,便是從「食」著手。先介紹9種適合食用的食材:

第1~4種:芹菜、荷蘭芹、紅蘿蔔、明日葉(唇形花科植物)

唇形花科植物能讓血液循環變好,同時還具有解毒功能。推薦將上述食材打成果汁或是做成湯攝取。

第5~6種:紅豆、黑豆(豆類)

紅豆與黑豆含有豐富的異黃酮!可幫助排便,促進血液的淨化。加上黑糖或是低卡砂糖燉煮,也可做為點心享用。

第7種:牛蒡

牛蒡富含精氨酸,能讓女性生殖器代謝循環等更加順暢。可以做成金平牛蒡(日式炒牛蒡)或是燉煮也OK。

第8種:芝麻

具有造血與淨化血液的作用。簡單地在飯上加上芝麻鹽也OK!

第9種:白蘿蔔葉

對女性的煩惱與婦人病具有良好效果的白蘿蔔葉。可加在湯裡當湯料,或是與飯一起炊煮。攝取起來更加的有效果唷!看起來不起眼的食物其實對於治療經痛有出乎意料的效果,真是太令人高興了!好好了解身邊食材的效果,一起舒緩女性特有的苦痛吧!!

 

請你跟我這樣過 20131122 part1

 

 

 

請你跟我這樣過 20131122 part2

 

請你跟我這樣過 20131122 part3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15121

 

月經不調怎麼辦?補充5種元素

資料來源/99健康網】 2013年8月19日 20:00

中醫食療一直被人們所推崇,月經不調也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輔助治療。月經不調女性應該多從飲食中攝入鈣、鎂、錳、維生素等營養元素。

 

女性生理期不順,就有經痛、不準時等問題,可多補充鈣、錳等營養素。
女性生理期不順,就有經痛、不準時等問題,可多補充鈣、錳等營養素。

 

1.錳

可以改善情緒,防止腫脹,調節月經不調問題,因此,月經不調者要注意補充錳元素,多吃菠蘿、糙米和菠菜等富含錳的食物。

2.Omega-3脂肪酸

有助於緩解經期痙攣等症狀,改善經期疼痛的問題,因此月經不調的女生要注意補充omega-3脂肪酸。其中,深海魚,如鮭魚、金槍魚,以及豆類食品、橄欖油中都富含omega-3脂肪酸,女生可以多食用,調理月經不調問題。

3.維生素B6

維生素B6可降低血液雌激素水平調節月經紊亂問題,而且維生素B6可以提高鎂的作用,改善經期疼痛問題,因此,月經不調一定要注意補充維生素。其中,蔬菜水果都富含維生素,尤其是香蕉、菠菜、帶皮土豆、全穀物中富含維生素B6,月經不調女士可多食用。

4.鈣

攝入大量的鈣有益女性月經週期,減少腫脹、痙攣、易怒和情緒搖擺等問題,因此,月經週期不穩定者應注意補充鈣。其中,酸奶、牛奶、海帶等海產品、豆製品、甘藍菜、花椰菜中都富含鈣元素。另外,避孕藥中含有抑制鈣吸收的成分,如果你長期服用避孕藥,且月經不調的話,可以考慮下是否因為缺鈣而引起的月經不調。

5.鎂

可以刺激體內多種酵素,抑制神經興奮,維持核酸結構的穩定,有效改善月經不調問題。如果缺乏鎂元素的話,容易導致人情緒趨於緊張,也會加大經期疼痛問題,因此,日常要注意補充鎂元素調理月經不調。其中,花生、腰果等食物中就富含鎂元素。

 

請你跟我這樣過20131108 美女應該怎麽樣保護好自己的子宮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守護失智長者 日常調適10原則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10/10828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罹患失智症的長者卻常因病況無意間造成家庭關係的惡化。醫師指出,失智老人的行為問題往往大於記憶喪失,如有30~50%的患者會產生妄想、幻覺,而更多數則有個性改變、固執衝動等反常現象,身為照顧者的家屬,首要便是認識失智症成因,在日常生活中也儘可能視病患狀況不斷調適,謹記10個原則守護失智長者健康。

 

 

 

守護失智老人,除了第一線的家屬,積極推行區域看護責任醫院,力行在地老化有更大幫助。
守護失智老人,除了第一線的家屬,積極推行區域看護責任醫院,力行在地老化有更大幫助。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甄瑞興表示,曾針對200位輕中度失智症病患家屬的照顧壓力進行調查,發現大部份壓力來自於患者不穩定的情緒,有高達74%深感疲憊、情感耗盡;58%認為沒有休息時間;57%覺得社交受阻,更有家屬透露需要「失智症家屬門診」讓照顧者的情緒壓力也有人照料。

 

甄瑞興醫師強調,因照顧失智長者的壓力,不乏家屬罹患憂鬱症。建議照顧者應適時抒發壓力,在與失智長者互動時,謹記調適10原則相當重要。

 

1. 家屬應保持正確認知

 

失智老人常因腦部額顳葉萎縮導致幻覺、妄想與個性改變,被冠以「老蕃癲」的污名,醫師若施以抗精神藥物,則讓患者整天昏沉無生氣,但若不用藥,家屬可能會深感困擾,此時應保持正確認知,審視自己可以接受長者「失控」的強度,在可調適範圍內,減輕用藥對患者也有幫助。

 

2. 建立原有生活常規

 

失智患者因近期記憶不良,可協助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常規,減少混亂狀況,同時注意要符合過去生活,勿過大變動。

 

3. 讓患者獨立生活

 

患者雖需人陪,但維持獨立性更重要,例如讓他們獨立完成洗澡、穿衣等日常工作。

 

4. 維持患者尊嚴

 

記住,你所照顧的是「人」,有感覺、情緒,若不得當的言語或行動,都會讓他覺得受傷,尤其避免失智長者在場時討論他的不當情形。

 

5. 避免不必要的爭執

 

任何形式的爭執都會引起雙方心理壓力,且病患若越感覺挫敗,病情將更糟糕,儘量維持患者生活平靜為上策。

 

6. 保持工作簡單化

 

嘗試給患者一些簡單的工作,例如摺衣服、掃地等,讓他們有勞動感、被需要感。

 

7. 維持幽默感

 

需要與病患共同歡笑,幽默可以讓生活壓力有良好紓解。

 

8. 維持居家安全

 

當失智症的病患生理協調能力與記憶力衰退時,日常生活受傷的機會隨之增加,維持親老的安全居家環境相當重要。

 

9. 鼓勵患者運動

 

要維持患者現有的生理與心智能力,適度運動相當有幫助,必要時可詢問醫師與營養師在飲食與運動上的注意事項。

 

10. 協助患者發揮現存能力

 

一些經過設計性的活動可以加強病患個人尊嚴及自我價值觀,使病患生命更有意義,讓他們在允許範圍內的工作、活動,增加自信與成就感,對改善病情有益。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32/10929

 

失智症7大困境 掌握處理秘訣

 

 

失智症對一般民眾來說,只能在電影、新聞中看到,但對失智患者的家屬而言,常常因患者不自主的突發狀況,或是如不愛乾淨、亂發脾氣、憂鬱等眾多日常問題,干擾到照顧者的生活,甚至影響情緒。醫師建議,照顧者應對失智症有正確認知,在面對狀況時,掌握處理秘訣,再以同理心關懷患者,才能找到雙方合宜的相處模式。

 

 

 

醫師建議,在照護失智老人時,可多設立情境如送個小禮物,都會讓患者身心狀況有所提升。
醫師建議,在照護失智老人時,可多設立情境如送個小禮物,都會讓患者身心狀況有所提升。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甄瑞興表示,失智症患者常出現的7大日常生活問題如不愛乾淨、夜晚難眠、行為重複或依賴、幻覺與妄想、暴力和憂鬱等,肇因於腦部額顳葉萎縮和退化等引發,照顧者其實在面對狀況時,有不同的處理秘訣,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耐心與愛,並要時刻想到對方是重要的家人,才能持之以恆。

 

【洗澡與個人衛生】

 

失智症患者常會忘了洗澡,衛生習慣變差等。建議照顧者要訂出規律的洗澡與上廁所時間,簡化清潔步驟如以淋浴代替盆浴,若出現拒絕洗澡或侷促不安,則應該立即停止動作,以毛巾擦乾,待一段時間後再洗,或是當天以擦澡代替。另外,特別要注重病患的自尊與隱私。

 

【入睡困難】

 

患者常在晚上會有急躁不安的情緒,同時可能會干擾到家人。建議避免讓病患在白天睡覺,而在晚上可依照醫囑服用安眠藥,且維持舒適的睡眠環境,再者睡前不要激烈的活動,以免影響睡眠。

 

【重複行為】

 

患者常會忘記剛說過的話與發生過的事,導致經常會重複發問及重覆做同樣的事情。建議將經常發問的問題,想出較好的回答方式,或是設計活動讓患者感受外界的刺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依賴行為】

 

患者因感覺害怕與沒有安全感,會出現過份依賴的情形,無論照護者到哪裡就會跟到哪哩,這種情形時好時壞,有時甚至會侵犯到照護者隱私。建議要離開患者身邊時,可提供一些事情讓他們做轉移注意力,或商請另一位家屬代為看護。

 

【幻覺和妄想】

 

失智症經常產生幻覺及妄想症狀,但對病患而言,認為是真實情境,容易讓病患感到害怕,出現潛在的自我保護行為,常見像是患者看到床下有人,或聽到房子裡有人在說話。建議當發生時,不要與他們爭辯真假,當受到驚嚇時,照護者可以用溫柔的語調及輕輕的握著病患的手,以關懷取代責罵,另外也可嘗試分散患者注意力。

 

【暴力或攻擊行為】

 

隨著病情演變,病患可能變得憤怒、激動或暴力,原因在於喪失是非判斷能力、無法接受負面情緒、容易誤解他人行為等。建議保持冷靜、嘗試運用一些溫和安靜的活動轉移患者注意力,並且嘗試找出造成不適當行為的原因,日後才能避免發生。

 

【憂鬱及焦慮】

 

失智症患者可能面臨的憂鬱、退縮與不快樂,且在言語、行動及思考上變得遲緩,建議應抱持正確心態,不要期待病患憂鬱會立刻改善,除了找專業醫師診治以外,也可透過諮詢人員、心理輔導師的幫助。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10/11676

 

照顧失智家人 7大狀況輕鬆處理

 

 

失智症隨著年紀增加、罹病風險愈高,腦部退化導致許多認知和行為問題,常常讓照顧的家屬非常挫折。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指出,台灣長者多有在家安養的觀念,失智患者可能有下列7大狀況,家屬要能正確應變與預防,以免失智長者受傷害,也傷了彼此的感情。

 

 

 

台灣長者多有在家安養的觀念,提醒失智患者可能有下列7大狀況,家屬要能正確應變與預防,以免失智長者受傷害、也傷了彼此的感情。
台灣長者多有在家安養的觀念,提醒失智患者可能有下列7大狀況,家屬要能正確應變與預防,以免失智長者受傷害、也傷了彼此的感情。

 

 

 

狀況1:突然想衝出家門

 

有的失智患者會突然衝出門,最基本的預防方法就是鎖門,也建議居家利用屏風來遮蔽,讓患者不會直接看到門;或是加裝提醒的裝置,一但失智患者真的打開了門,家屬還可以藉由聲音的提醒,立即發現。

 

狀況2:出門可能走失

 

失智長者出門一定要有人陪同,以防萬一,最好替長輩戴上手鍊、或是衣服繡上名字電話等識別方式;此外,平時多敦親睦鄰,找人時也可發揮功效。

 

狀況3:逐漸認不得家人

 

隨著病情進入重度失智,患者會更加記不住近期的事情,甚至連家人都認不得,這時只對於過去還記得零星片段,因此不妨多跟他談談過去的、特別是愉快的經驗,即使他認不得你、也有利於建立友好關係。

 

狀況4:幫忙反而被嫌惡

 

千萬不要把失智長者當小孩對待,他們雖然行為能力不如以往,但還是有固定的做事模式,跟什麼都不懂的小孩不同,太貿然介入會讓他們反感,幫忙前最好先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徵得同意再去做;協助時要多一點笑臉、問句最好簡潔且清楚,只讓他回答「要」或「不要」就好。

 

狀況5:大小便失禁問題

 

不少失智患者面對大小便失禁的窘境,多半會很不自在,建議家屬處理污穢物時要多一點耐心、減少責備。平時可協助失智者建立規律作息,比如每天讓他定時去上廁所,調整給水頻率與數量等,可改善失禁問題。

 

狀況6:精神狀態疑神疑鬼

 

當出現疑神疑鬼這類精神異常行為,避免當面指正他,以免引發衝突,這時應與醫師討論藉由藥物緩解。此外,為了避免用藥出現副作用,家屬就應協助記錄患者用藥的反應,提供醫師處方的參考。

 

狀況7:跟失智患者說「不」

 

照顧失智患者要抱持著「彈性要夠大,想法可轉換」的態度,當失智者想做某一件事時,在安全的原則下不妨順著他,而不是用自己的標準去限制不能做;若考量安全而不能如他的意,除了委婉勸退,最好找替代方式轉移他的注意力。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失的記憶!預防老年失智5要訣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12556

 

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氏症日,醫師指出,台灣高齡化日益嚴重,失智症人口約18萬人,每年約有1萬人罹患失智症,成長速度超過全球,預估3年後,台灣每20位65歲以上老人,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其長期照護與醫療問題不容小覷。國內有壽險業者推出老年失智症專屬特定疾病保險,希望能喚起國人對於巴金森氏症及老年失智症的重視。(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國內失智症人口近20萬,其長期照護與醫療問題不容小覷。
國內失智症人口近20萬,其長期照護與醫療問題不容小覷。

 

 

 

台北榮總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指出,失智症俗稱老人癡呆症,造成原因包括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或是多發性腦中風等因素;臨床上,屬於一種漸行性腦退化疾病,其致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瞭,雖然不能治癒但可治療,若能早期發現症狀,早期診斷治療,對穩定病情有莫大助益。

 

從臨床觀察,失智症主要以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國內業者推出老年失智症專屬特定疾病保險,醫師蔡佳芬(左二)、知名作家褚士瑩(右一)說明失智症現況。(圖片提供/失智症臨床學會)
國內業者推出老年失智症專屬特定疾病保險,醫師蔡佳芬(左二)、知名作家褚士瑩(右一)說明失智症現況。(圖片提供/失智症臨床學會)

 

 

 

知名作家褚士瑩則認為,失智症不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病,所以和其他病人的照顧有所不同,家屬最需要瞭解的照顧重點不在於治療及用藥而是「陪伴」。因此建議幫助失智症患者時,因以適時鼓勵取代批評,並且降低家中危險地方,減少意外發生,透過多一點關心和陪伴,才能有效幫助患者提升生活品質。

 

【失智症徵兆】

 

例如一般人偶而忘記開會時間、朋友電話、想不起某個字眼、忘記今天是幾日、在不熟的地方可能會迷路、任意放置物品,失智症者則不是偶而,而是頻率更高,甚至會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在自家周圍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老年失智預防5要訣】

 

1.多多運動:運動可以幫助腦神經細胞活化,對改善失智症有幫助。

 

2.均衡營養: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五穀雜糧、深海魚及橄欖油,不僅可降低失智風險,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方法。

 

3.多多動腦:多動腦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年齡越是增長越是需要多活動使自己更活化、更年輕。例如可以擔任志工,幫助別人也可降低失智風險,或者參加宗教活動,使年長者不僅擁有社交互動機會更有信仰作為心靈依靠。

 

4.參與社群:鼓勵高齡者下棋、打麻將,唯,切忌坐太久,至少1至2個小時必須起身走動,也避免賭錢。

 

5.遠離危險因子:如三高、肥胖、頭部外傷、抽菸以及憂鬱,這些「避凶」要訣也是一般遠離疾病的方法。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3/11086

 

老年人防失智 活化腦力5撇步

 

 

阿茲海默症又稱老人失智症,是許多老年人可能會面臨的一大問題,而阿茲海默正與大腦的神經纖維糾結有關,因此腦力鍛鍊、按壓穴位刺激腦部等,都是目前針對預防認知能力退化可能有效的方法。能確保腦部思緒清晰,就能避免許多老年病症,永保年輕。

 

 

 

多參與戶外運動、參加社區活動等都可以幫助促進老年人腦力。
多參與戶外運動、參加社區活動等都可以幫助促進老年人腦力。

 

 

 

1. 參與社會活動

 

要活就要動,多參加社區活動,或是一些團體的公益活動,可以幫助維持大腦維持機能,常聽講座、參觀博覽會、藝術展覽也是很好的方法。讓生活有個重心,不要整天待在家裡,或是盯著電腦看,失去學習的動機時,大腦也很容易進入退化的階段。

 

2. 補充微量元素「鋅」

 

鋅是許多蛋白質、核酸合成酶的成分,能促進細胞的更新,增強免疫功能,與心、腦的脈硬化有密切關係,鋅主要分布在大腦松果體部份,人體缺鋅時會影響腦部海馬迴,海馬迴參與學習、記憶、情緒等能力;因此,適量補充鋅可強化記憶力、延緩腦的衰老。

 

3. 多喝茶有助護腦

 

新加坡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茶葉的天然成份兒茶酚可以阻止有害蛋白累積、保護腦細胞,並維持大腦認知能力。研究人員表示,與咖啡中的咖啡因不同,茶葉中的咖啡因含有天然蛋白質茶氨酸,可以防止咖啡因普遍存在 的副作用,如會使血壓上升、頭痛和乏力等。

 

4. 穴位按壓

 

平常可以按摩「四白穴」(下眼眶中點一橫指處),此穴不僅對眼睛有幫助,還可刺激中樞神經、疏通氣血。另外,也可按摩「委中穴」(膝關節連接處後方)屬足太陽膀胱經,其經脈循行從頭頂入於腦,刺激此部位直達腦部,使頭腦清晰。

 

5. 適度嚼口香糖

 

日本的一項研究曾發現,透過核磁共振成像觀察到咀嚼的動作可以刺激腦內海馬細胞的活動信號增強。因此,常嚼口香糖是一種不增加進食量、又能刺激海馬細胞功能的好方法,對預防老年失智或是腦部退化有幫助。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10/10451

 

記憶消失10大警訊 5招延緩失智

 

 

人都會老,但是記憶消退卻是很惱人。失智症是一種智力退化的疾病,有時會被貶抑的稱為「老人癡呆」。臨床中,典型失智症以記憶力減退最為明顯。10大警訊可以提供民眾早期發現治療。在居家照護中,從5大生活習慣中改善做起,讓失智症狀延緩,有效提升照護品質。

 

 

 

醫師指出,失智症好發於老年族群,症狀以記憶力的減退為最重要。
醫師指出,失智症好發於老年族群,症狀以記憶力的減退為最重要。

 

 

 

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新竹仁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張達人指出,失智症好發於老年族群,據統計,全台有超過6萬名的失智症患者,其中有8成是由家人照顧,但大多缺乏情緒紓壓管道,讓失智症家屬成為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值得注意的是,失智症患者早期最常見症狀是焦慮、思考健忘、以及智能衰退。甚至有時會出現一些妄想,最典型的應該就是因為找不到東西,常常認為東西被偷,懷疑有人要害他,或是懷疑另一半有外遇等。比較危險的是,病人常常煮東西忘了關火,出門找不到路回家,或是因為妄想而對照顧者施以言語或肢體的暴力。

 

【失智症十大警訊】

 

  1. 記憶減退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3. 語言表達或理解有困難。

  4. 對時間及方向感到混亂。

  5.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6. 思考和計算出現困難。

  7. 東西擺放錯亂,常常忘記東西的位置,責怪別人偷取。

  8.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9. 個性改變。

  10. 失去做事的主動性。

 

【5招延緩失智】

 

1. 控制血糖血壓:臨床證實,三高族群是失智症好發高危險群。平日應控制好血糖、血脂、以及血壓,最好天天檢測,透過飲食與運動控制在標準範圍。

 

2 . 曬太陽: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數,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 列清單: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執行方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從工作中幫助早期患者恢復記憶。

 

4. 吃早餐: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 勤健走: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只要每周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83977231634168&set=a.141846369180593.18176.141825772515986&type=1

 

【健檢8大徵狀 是否罹患失智症】針對失智症問題,有哪幾項你應該要注意!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0442

 

 

(針對失智症問題,有哪幾項應該要注意/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隨著衛生環境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也不斷地延長,失智症變成許多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世界各國逐漸注意到失智症對國家社會造成的影響,並開始制定許多長期照護與福利政策關愛這群曾經付出青春歲月貢獻給社會家庭的病患。

 

針對失智症問題,有哪幾項你應該要注意!

Q1:失智症好發年齡?
失智症可依照症狀發生年齡,初步區分為65歲之前發生的早發性失智症以及65歲之後發生的老年性失智症,之所以區分是因為兩者的病因不完全相同。

Q2:失智症發生原因?
早發性失智症需要考慮許多次發性原因,包括腦部慢性感染(如梅毒、人類後天免疫不全病毒、結核桿菌)、腦部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腦部腫瘤、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等。老年性失智症以原發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居多,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等等。此外,同一病患的失智病因可能不見得只有一種,例如阿茲海默症常常合併血管性失智症。

次發性原因所造成的失智症若是能夠查明確切病因,病患可以接受藥物或是手術治療,甚至有痊癒可能;原發性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以目前醫學的進展而言,僅能延緩症狀,無法治癒。

Q3:如何發現家人可能罹患失智症?
在失智症的診斷方面,家屬平常可留意並記錄病患的生活起居。包括病患是否會一再重複詢問同樣一個問題,是否會不容易記住約會時間,對於學習新的事物或是使用小家電是否有困難,是否對於原本有興趣的事物或是嗜好變的沒趣,判斷力是否異常,走路姿態步伐大小,睡覺時是否有奇特動作等等。簡單判斷標準如下:

1) 是否會一再重複詢問同樣一個問題
2) 是否不容易記住約會時間
3) 使用小家電是否有困難
4) 學習新的事物是否有困難
5) 是否對於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及嗜好感到無趣
6) 判斷力是否異常
7) 走路姿態步伐大小是否改變
8) 睡覺時是否有奇特動作

針對失智症治療,普遍依照不同疾病類型,再轉由神經科或精神科提供更完整及專業的照護。在現今老人化的社會,失智症是無法避免的疾病,唯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關懷,更多的重視,失智的長者才能活得更有尊嚴。

 

 

老化增失智風險 早期篩檢量表發掘警訊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32/4790

我國失智盛行率約5%,醫師提醒並非每個長者都一定會有失智症,但失智症的確會隨著老化而增加,80歲以上長者失智盛行率提高為20%,建議家屬多利用淺顯易懂的「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及早發掘長者是否有失智症警訊,並利用相關照護資源,延緩長者退化的程度、提升自己的照顧技巧。

 

失智症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如65歲以上老人發病率約5%,而80歲長者則提高為20%。
失智症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如65歲以上老人發病率約5%,而80歲長者則提高為20%。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如65歲以上老人發病率約5%,而80歲長者則提高為20%,不過實際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者卻沒有這麼多,顯示社區中仍可能有許多未被發現或病情不等的失智長者,同樣需要失智症資源協助。

甄瑞興主任強調,一名失智症老人可能影響22.7人的生活,其中包括親人及朋友。此外,約20至30%失智症長者易併發妄想、幻覺及情緒激躁不安等精神行為問題,使得家屬在照顧過程中,經常須面臨不同種類及不同層面的問題與嚴重挫折感,這讓主要照顧者倍感壓力,甚至導致照顧者罹患憂鬱症,可見早期介入提供失智照護服務,對失智長者及其家屬而言非常重要。

台北市衛生局今年擴大宣導教導市民使用一種淺顯易懂的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篩檢分數達2分以上,即有可能罹患失智症;且篩檢分數越高,罹患失智的可能性越大。此量表可從北市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取得,下載路徑為「主題專區-成人及中老年保健」、「失智症防治」、「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別倒退嚕!失智症中重度前治療較有效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32/3355

近半年來,83歲的曾老先生的記憶力減退,經常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總是分不清楚時空和環境,無法正確辨認人物,到陌生的環境也會顯得不安,有時候還會變得多疑與猜忌,直到去年12月底由太太帶到神經科門診,才被診斷為中度阿茲海默失智症。醫師表示,治療失智症需把握病程進入中重度之前,如果有初期失智症的現象,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醫師表示,中重度失智症患者只要把握治療良機,也能恢復至一般老化的退化程度。
醫師表示,中重度失智症患者只要把握治療良機,也能恢復至一般老化的退化程度。

 

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傅進華表示,引發失智症的原因,包括大腦神經細胞退化的「阿茲海默症」,或是腦中風、水腦、感染或腫瘤等其他腦部器質性病變。當曾太太懷疑丈夫可能有老年痴呆並帶他來求診時,必須再經過詳細病史的詢問、簡單的神經學檢查、智能評估、腦部電腦斷層掃描、血液常規、甲狀腺功能等檢查,最後結果顯示,曾老先生的智能評估分數只有19分(滿分30分),屬於中度失智症,而電腦斷層掃描與抽血檢查結果都正常,因此診斷為阿茲海默失智症。

傅進華醫師表示,失智症在中重度之前治療較為有效,但初期失智症常會被視為正常老化現象而忽略,導致錯失治療良機。初期失智症最明顯的症狀是記憶力減退,近期發生的事記不得,會一直重覆講過去發生的事,通常比較容易在早期察覺問題的人多為家庭關係較為緊密者,可以及時就醫,由醫師根據患者判斷力、計算能力等進行綜合判斷,確認其是否罹患失智症。

傅進華醫師繼續說明,失智症的更進一步症狀是原本日常生活常做的事情,突然不會做了,例如忘了怎麼刷牙、洗臉,或是開了瓦斯卻不記得關等,此時若是警覺,至醫院就醫還來得及。但若是已經變得疑神疑鬼、有被害妄想、幻聽、找不到路回家等症狀,已屬中重度,需要以藥物控制其混亂的情緒。

由於綜合曾先生的病歷與檢查結果發現屬於中度失智症,因此醫師幫曾先生向健保局申請阿茲海默症特殊治療用藥,並通過審核,讓他開始接受治療,以減緩退化並恢復部分大腦神經功能。失智症患者若能及早接受治療,可以減緩退化程度,改善失智症狀,恢復至一般老化的退化程度。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罹巴金森氏症台大揪出2基因

若特定基因異常,又長期飲用含重金屬的地下水,恐提高罹患巴金森氏症風險。資料照片

【蔡明樺╱台北報導】國內醫界找到兩種巴金森氏症致病關鍵基因。台大醫院昨發表最新研究,首度發現國人若FBOX7、GAK兩種基因表現異常,可能導致體內鈣離子失調,提高罹巴金森氏症風險;研究另發現若BST1基因表現異常,又長期飲用含重金屬的地下水,罹病風險也比其他人高一點六倍。


喝地下水增風險

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昨說,巴金森氏症患者會手抖、癱瘓,九成五患者與基因表現異常有關。其研究蒐集國內巴金森氏症患者、健康民眾各五百人,比對基因表現後發現,若FBOX7基因表現異常,易誘發年輕型(五十歲以下)巴金森氏症,若GAK基因表現異常,也會增加罹病風險。
研究另發現BST1基因表現異常者,若又長期喝地下水,恐因水中有砷、錳等重金屬增加罹病風險,台大醫院統計逾半數巴金森氏症患者,平常都飲用地下水。早先研究已知男性、有飲酒習慣者罹病風險也較高。
吳瑞美指出,巴金森氏症患者除有動作障礙,也會出現認知障礙,罹病逾八年的患者,近四成會失智;其研究有助以基因晶片檢測出高危險群,五十歲以下一旦出現語言、記憶力等早期認知障礙症狀,可及早偵測、治療。

自費治療須百萬

台大醫院神經部醫師戴春暉說,國內巴金森氏症患者約三萬到五萬人,以六十歲以上居多,每年新增一、兩千人。第一線治療以補充多巴胺藥物為主,十五年前台大、長庚醫院引進「深腦刺激術」,在患者腦部視丘下核處植入兩個晶片,搭配皮膚下節律器,每秒放電一百三十次以改善動作障礙,但須自費一百萬元。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必學中暑救急法!5招自然養生告別暑熱

    • 2009-08
 
  • Web only
  • 作者:康健雜誌
必學中暑救急法!5招自然養生告別暑熱

連日來的高溫,提醒大家出門一定要注意防曬、防中暑,及補充水份;提供您五招自然養生療法,告別暑熱!還有二招必學中暑救急法。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3683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購買健康食品注意事項

 

美國研究指部分肝臟受損病例與服用健康食品有關。設計畫面

【綜合報導】美國《紐約時報》前天報導,美國最新統計顯示,與藥物有關的肝臟損害中,有百分之二十是服用健康食品所致,比近十年前的百分之七增加近兩倍,這數據還只涵蓋最嚴重的肝損害病例。專家指美國健康食品不須經審核即可上市,可能充滿標示不清的黑心貨,有人吃了綠茶燃脂丸甚至得換肝。


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官員表示,目前國內核發的健康食品標章有兩百七十五項,健康食品使用原料比一般食品更嚴格,須經毒性試驗,通過後才准使用。國內健康食品上市後會定期監測,二○○六年設置健康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以來,通報均屬零星個案,以皮膚過敏為主,並無肝臟損傷的不良通報。

恐致黃疸皮膚癢

《紐時》指出,美國國家衛生院延攬全美八大醫院的醫師,組成「藥物引發肝臟損傷小組」,追蹤二○○四至二○一二年間,八百四十五名因服藥物和健康食品而嚴重肝受損的病患。二○○四年因健康食品引發嚴重肝受損病例有百分之七,到二○一二年已增至百分之二十。病患包含吃強健肌肉補充品的青少年,有黃疸、皮膚發癢症狀。另有八十五名病患因服用草本丸錠和粉末而肝受損,其中三分之二為平均四十八歲的婦女,她們吃健康食品來減重,十二人須移植肝臟,三人死亡。
許多病患併服多種健康食品,有些成分高達三十種,讓醫師無法釐清致病原因。參與研究的邦可夫斯基醫師說,常出問題的包括含兒茶素的綠茶萃取物。高劑量兒茶素可能對肝臟有毒,有些人因此肝受損。
費城愛因斯坦醫療中心肝臟病學主任納維洛醫師說,健康食品致肝受損是警訊,但相信多數健康食品相當安全。美國有一半人都在吃健康食品,商機高達九千多億元台幣,批評者指,美國健康食品上市前不須經「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因此市面上充斥不安全的健康食品。

不應跨廠牌混用

國內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展賢指,只要是化學物就需肝臟排毒,健康食品不像藥品有嚴格審核程序,服用錯誤或過量會使肝功能異常,甚至藥物性肝炎,若有異狀應立即就醫,並帶健康食品給醫生看,平時就診也應告知有無吃健康食品,以利正確診斷。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健康食品的有效成分經濃縮提煉,已接近藥效,須謹慎選用,不建議混用跨廠牌產品。

購買健康食品注意事項

.到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官網查詢合格產品
.認明有衛福部核發「衛署健食」許可證號和小綠人標章
.找有信譽的大廠或經GMP認證的健康食品
.產品須有完整標示、廠商資料和消費者專線
.勿同時服用不同廠牌產品,避免營養素過量
.先與營養師、藥師等醫療人員諮詢再購買
.勿買來路不明或免費試用等產品
資料來源:營養師趙強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雲:傷口發癢擦類固醇可改善

 

傷口癒合時若癢到受不了,可擦類固醇藥物舒緩。資料照片

【張博亭╱台北報導】民眾到臉書《蘋果生活八爪魚》留言詢問,因騎車出車禍導致膝蓋受傷,傷口雖逐漸結痂恢復,卻出現奇癢無比的症狀,該如何改善。醫師說,傷口結痂時,皮膚組織會分泌組織胺、細胞激素等物質刺激神經,因而造成癢的感覺,可擦類固醇藥物或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改善。
國泰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郭宇正說,傷口癒合時會發癢,原因很多,最主要是傷口處的真皮組織分泌組織胺、細胞激素、膠原蛋白等物質,分泌組織胺主要是讓傷口處血流增加,以運送免疫細胞殺死細菌。


抓傷口恐留疤

而細胞激素和膠原蛋白等,則用來修復傷口,但這些都會刺激局部神經,加上傷口處新生的神經,通常會比較敏感,因此特別容易感到發癢或疼痛。
郭宇正表示,若民眾覺得傷口癢到受不了,可就醫塗抹類固醇藥物改善,但不能去抓傷口,否則傷口不易癒合,還會留疤。
彰基皮膚部主治醫師邱足滿也說,傷口癢可冰敷或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改善,但切忌用手抓傷口,以免細菌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hoyiche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