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肺癌 不抽菸者 先用標靶藥
2008年08月06日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攝影╱施偉平
小百科
非小細胞肺癌佔多數
肺癌有2種主要的類型:小細胞和非小細胞,是以顯微鏡下細胞的形狀作分辨,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所有肺癌的80%以上。而非小細胞肺癌又可分成3種類型。
★表皮樣癌 也稱為鱗狀細胞癌,一般是從一支較大的呼吸管開始,生長速度頗慢,腫瘤大小不一,從很小到相當大都有。
★腺癌 多數患者為此型,佔肺癌總數的70%。多從肺臟接近最外層處開始,腫瘤大小和生長速度變化很大。
★大細胞癌 從肺臟接近表層處開始,被診斷出來時通常已經很大了。
要注意
二手菸佔肺癌比例大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96年肺癌死亡人數高達7993人,4成以上為非吸菸者,而女性患者甚至有高達8成以上為非吸菸者。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說明,肺癌不一定和吸菸有關,但吸菸會大大提高罹癌機率,而有更多的肺癌目前仍查不出原因,而從過去女性肺癌的的統計來看,抽菸只佔了0.5到1成;常吸二手菸佔了3到4成;廚房油煙導致的佔了2到3成;不明原因為3到4成。
口服標靶藥增生活品質
在此次「IPASS」研究中,是全球首次直接比較標靶藥物與化療藥物的治療效果,陳育民醫師表示,從過去的藥物個別研究資料顯示得知,標靶藥物的控制率約70%,效果比化療藥物好,但是大部分患者都無法忍受化療副作用如噁心、嘔吐、掉頭髮等,甚至有人因此放棄治療。
此次實驗證實不抽菸患者口服標靶治療藥物的效果比化療好,將可大大提升患者生活品質並可望提高接受治療的意願。若想在第一線使用標靶治療藥物,目前需自費,每個月約6萬元。
細胞突變治療效果較好
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教授說明,「IPASS」試驗中在亞洲日本、中國、香港、台灣、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等國共收錄1217位病患,包括男性和女性,針對不抽菸以及曾經抽菸但總數少於100根、戒菸1到2年以上的人,進行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腺癌晚期治療結果,比較第一線使用標靶藥物與化療。
楊泮池醫師特別說明,因為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與癌細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有關,若突變,治療效果較好,而不抽菸的人反而比較容易突變,所以不抽菸或少抽菸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以標靶藥物治療效果比較好。
而且,亞洲人和西方人的突變比例也不同,陳育民醫師表示,亞洲人的上皮細胞受體突變比例約3成;西方人則約只有1成。
提醒你
胸部X光敏感度不高
楊泮池醫師提醒,肺癌早期徵狀並不明顯,但又不能僅靠抽菸一項危險因子挑出須特別追蹤檢查的族群。建議若超過40歲,家中又有親人曾罹肺癌者,可每3年做胸部X光檢查。
超過50、60歲後則可每年做1次,但其實X光檢查敏感度不高,所以從年輕就開始避免接觸如菸、油煙等危險因子較安全。
台大醫學院院長 楊泮池 |
醫師說
控制率70%以上
肺癌標靶療法主要是攻擊癌細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使它失去刺激癌細胞增長、轉移作用,進而讓癌細胞死亡,不抽菸的東亞人因細胞突變比例高,故治療效果高,可達70到85%。
醫師說
有抽菸者建議化療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 陳育民
有抽菸的肺癌患者仍建議使用化療藥物,此研究證明不抽菸或少接觸菸者,第一線使用標靶治療藥物可延緩惡化情況。
留言列表